碰上精神病纠缠可通过保持冷静、避免冲突、寻求专业帮助、联系亲友支持、报警处理等方式应对。精神病纠缠可能由患者病情发作、认知障碍、情绪失控、药物失效、社会支持不足等原因引起。
1、保持冷静
面对精神病患者纠缠时,保持冷静有助于避免刺激对方情绪升级。不要表现出恐惧或愤怒,避免直接对视或肢体接触,用平和语气简短回应。若对方出现幻觉或妄想,不要试图争辩事实,可尝试转移话题至中性内容。
2、避免冲突
切勿与患者发生言语或肢体冲突,不反驳其妄想内容,不抢夺其手中物品。缓慢后退至安全距离,观察是否有自伤或伤人倾向。若处于封闭空间,优先寻找出口但避免突然跑动刺激对方。
3、寻求专业帮助
联系精神病专科医院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心,说明患者症状表现及危险行为。对于已知病史者,可尝试联系其主治医生。专业人员可能使用奥氮平片、利培酮口服液、喹硫平缓释片等药物进行干预,需由医生评估后使用。
4、联系亲友支持
获取患者家属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告知当前情况。若患者随身携带药物,在其配合前提下可协助服用医生既往开具的氯硝西泮片、阿立哌唑口崩片等应急药物。提醒家属检查患者近期是否规律用药。
5、报警处理
当患者出现持械、纵火等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时,立即报警并说明对方精神异常特征。警方可联合精神卫生机构启动危机干预,必要时依据《精神卫生法》实施强制医疗。报警后保持通话状态,准确描述所处位置和现场情况。
日常生活中应学习精神疾病识别知识,遇到疑似发病者保持安全距离。社区可建立精神障碍患者档案,定期随访服药情况。若需长期与精神病患者接触,建议参加危机干预培训,掌握防身技巧和约束带使用方法。公共场所发现异常行为及时向安保人员反映,避免单独处置高风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