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可通过饮食调整、腹部保暖、中药敷贴、穴位按摩等土办法缓解症状。慢性肠炎通常由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衡、免疫异常、感染等因素引起。
1、饮食调整避免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选择小米粥、山药等易消化食材。慢性肠炎可能与肠道黏膜损伤有关,表现为腹泻、腹痛,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美沙拉嗪肠溶片。
2、腹部保暖用热水袋热敷腹部缓解痉挛性疼痛。长期受凉可能导致肠蠕动异常,伴随腹胀症状,需配合医生服用匹维溴铵片、酪酸梭菌活菌散。
3、中药敷贴吴茱萸研磨后醋调敷于脐周,需警惕皮肤过敏。部分患者存在脾胃虚寒证候,常见大便溏稀,应在医师指导下联用补脾益肠丸、固本益肠片。
4、穴位按摩顺时针按揉足三里、中脘穴促进胃肠蠕动。反复发作可能合并肠易激综合征,出现黏液便时建议就医评估是否需服用奥替溴铵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上述方法仅适用于轻度症状缓解,若出现持续便血、体重下降需立即消化内科就诊,日常注意记录饮食与症状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