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药物流产的第一天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阴道出血、乏力等症状。药物流产通常用于早期妊娠终止,需严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恶心呕吐米非司酮等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部分女性会出现明显恶心感,严重时伴随呕吐。建议少量进食清淡食物,避免空腹服药。
2、腹痛前列腺素类药物引起子宫收缩时会产生下腹阵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出现持续剧烈腹痛需及时就医排除宫外孕等异常情况。
3、阴道出血孕囊剥离过程中会出现暗红色出血,出血量一般少于月经量。若出血超过卫生巾每小时浸透2片或排出大血块需立即就诊。
4、乏力药物作用及失血可能导致头晕、出冷汗等低血压症状。服药后应卧床休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补充含铁食物帮助造血。
药物流产后需遵医嘱复查B超确认流产效果,两周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出现发热或异常出血应及时返院检查。
服用事后避孕药后仍存在怀孕概率,避孕成功率约为85%-95%,失败风险与服药时间、药物类型、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1、服药时间:事后避孕药需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越早效果越好,超过时限避孕失败概率显著增加。
2、药物类型:左炔诺孕酮类避孕药需单次服用,乌利司他类需分次服用,后者对肥胖女性效果可能降低。
3、药物相互作用:抗癫痫药、抗生素等药物可能降低避孕药效果,同时服用需咨询医生。
4、个体差异:排卵期前后服药、体重指数超过25或存在呕吐腹泻等情况,均可能影响药物吸收导致避孕失败。
若月经推迟超过一周建议验孕,事后避孕药不可作为常规避孕方式,长期避孕应选择短效避孕药或避孕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