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肝区疼痛、乏力、黄疸、腹水、体重下降等表现。酒精性肝癌通常由长期过量饮酒导致肝细胞损伤引发,可能伴随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等并发症,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
酒精性肝癌患者常出现右上腹持续性钝痛或胀痛,可能与肿瘤增大牵拉肝包膜有关。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夜间或活动后加重。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需与胆囊炎等疾病鉴别。临床常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曲马多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疼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肿瘤消耗及肝功能减退可导致明显乏力、食欲不振,患者体重在短期内下降超过5%。伴随肌肉萎缩、面色晦暗等营养不良表现,可能与白蛋白合成减少相关。建议调整高蛋白饮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等营养支持治疗。
肿瘤压迫胆管或肝细胞广泛受损时,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及陶土样便。血清胆红素升高可引发皮肤瘙痒,严重者伴有凝血功能障碍。临床可能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药物,合并感染时需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抗炎。
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可导致腹腔积液,表现为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大量腹水可能压迫膈肌引起呼吸困难。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配合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严重时需行穿刺引流。日常应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
肝功能衰竭会导致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或皮下瘀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可能引发呕血黑便。需定期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改善凝血。避免进食粗糙坚硬食物。
酒精性肝癌患者需严格戒酒并定期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及肝脏影像学。饮食应选择易消化高热量食物,控制动物脂肪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出现持续发热、意识模糊或呕血等急症时需立即就医。建议家属协助记录每日症状变化,配合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酒精肝不属于病毒性肝炎,但属于酒精性肝病范畴,主要与长期过量饮酒有关,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三个阶段。
酒精肝由乙醇代谢产物损伤肝细胞导致,病毒性肝炎则由甲型、乙型等肝炎病毒感染引起。
酒精肝早期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进展期出现炎性坏死,与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损伤机制不同。
酒精肝无传染性,病毒性肝炎可通过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
酒精肝需戒酒及营养支持,病毒性肝炎需抗病毒治疗,两者均可发展为肝硬化。
建议酒精肝患者严格戒酒,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出现黄疸或腹水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