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是否严重需结合病因及病情进展判断,肝硬化、恶性肿瘤等引起的腹水通常较严重,而心功能不全等导致的腹水可能相对可控。
肝硬化是肝腹水最常见的原因,门静脉高压导致液体渗入腹腔,伴随腹胀、下肢水肿等症状。此类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衰竭或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需限制钠盐摄入并遵医嘱使用螺内酯片、呋塞米片等利尿剂,严重时需腹腔穿刺引流。恶性肿瘤如肝癌转移至腹膜时,腹水增长迅速且多为血性,常伴有消瘦、腹痛,治疗需针对原发肿瘤进行化疗或靶向治疗,必要时行腹腔灌注术。心功能不全引起的腹水多合并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需强心利尿处理,如地高辛片联合托拉塞米片。
结核性腹膜炎等感染因素导致的腹水,可通过抗结核治疗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因低蛋白血症产生腹水,需补充人血白蛋白并控制蛋白尿。少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起病急骤,需紧急抗生素治疗。
建议患者每日监测腹围和体重变化,避免高盐饮食,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清。若出现发热、意识模糊或呕血等症状须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根据病因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