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ap class="avznrpo"></jbap>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96_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_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_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聂小娟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根据作用机制分为四类,包括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这些药物通过调节心脏电活动,帮助恢复正常心律。
1、钠通道阻滞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钠离子内流,减慢心脏传导速度,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常用药物包括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利多卡因。奎尼丁通常口服,剂量为200-400mg,每日3-4次;利多卡因则多用于静脉注射,剂量为1-1.5mg/kg。
2、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适用于窦性心动过速和房性心律失常。常用药物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口服剂量为25-100mg,每日2次;阿替洛尔剂量为50-100mg,每日1次。
3、钾通道阻滞剂:通过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和房颤。常用药物包括胺碘酮、索他洛尔和多非利特。胺碘酮口服剂量为200-400mg,每日1-2次;索他洛尔剂量为80-160mg,每日2次。
4、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减慢房室结传导,适用于房性心律失常。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口服剂量为40-120mg,每日3次;地尔硫卓剂量为30-90mg,每日3次。
在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盐食物,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同时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确保药物效果和安全性。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引起心脏猝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心脏猝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可能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肌病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心室颤动可能与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药物中毒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等症状。 1、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室性心动过速的常见原因,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规律运动有助于预防心肌缺血。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25mg每日两次,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30mg每日三次,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 2、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补充电解质如口服氯化钾缓释片1g每日三次,硫酸镁注射液2g静脉注射可缓解症状。日常饮食中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坚果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 3、心肌病: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可导致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5mg每日一次,β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12.5mg每日两次,利尿剂如呋塞米20mg每日一次。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植入心脏除颤器。 4、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室颤动的常见原因,通常由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急诊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如阿替普酶100mg静脉注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术。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一次。 5、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可诱发心室颤动,通常由长期高血压、心肌病引起。药物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80mg每日一次,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5mg每日一次,醛固酮拮抗剂如螺内酯25mg每日一次。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脏猝死的预防需注意饮食调节,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规律运动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心脏猝死的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