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早期症状可能包括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等,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
1、持续性咳嗽肿瘤刺激支气管黏膜导致刺激性干咳,长期吸烟者出现咳嗽性质改变需警惕,可通过低剂量螺旋CT筛查。
2、痰中带血肿瘤组织血管破裂引起咯血,表现为痰中带血丝或血块,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出血部位。
3、胸痛肿瘤侵犯胸膜或胸壁引发钝痛,深呼吸时加重,止痛药物可缓解症状但需明确病因。
4、体重下降肿瘤消耗导致代谢异常,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5%应排查恶性肿瘤,营养支持治疗很关键。
建议40岁以上长期吸烟者每年进行胸部CT检查,出现呼吸道症状持续两周不缓解应及时就诊呼吸科,确诊后根据分期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肺癌早期术后可通过伤口护理、呼吸训练、营养支持和定期复查等方式保养。术后恢复主要与手术范围、个人体质、并发症预防和生活习惯调整等因素有关。
1、伤口护理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术后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防止伤口裂开。若出现红肿渗液需及时就医。
2、呼吸训练进行腹式呼吸和吹气球训练,帮助肺叶扩张。每日重复进行有效咳嗽排痰,减少肺部感染风险。
3、营养支持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搭配新鲜蔬菜水果。少食多餐避免胃肠负担,术后初期可补充肠内营养制剂。
4、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需复查胸部CT,之后每3-6个月随访。监测肿瘤标志物和肺功能,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迹象。
术后三个月内避免吸烟饮酒,保证充足睡眠。可循序渐进增加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人群密集场所以防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