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调整月经周期、止血、纠正贫血及预防复发,具体需根据患者年龄、出血模式及生育需求制定个体化方案。
对于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常用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或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建立规律月经周期。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可帮助子宫内膜定期脱落,避免长期单一雌激素刺激导致的异常出血。有生育需求者需监测排卵,必要时联合促排卵药物。
急性大量出血时需采用大剂量雌激素或孕激素止血,如戊酸雌二醇片结合醋酸甲羟孕酮片。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出血可考虑诊断性刮宫,既能迅速止血又可获取子宫内膜病理标本。止血后需过渡到周期调节治疗。
长期慢性失血患者需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重度贫血者需输注红细胞悬液。同时增加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瘦肉等,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直至恢复正常。
青春期患者需持续用药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成熟,围绝经期患者可过渡到绝经激素治疗。生活方式上需控制体重、调节压力,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合并胰岛素抵抗者需用二甲双胍改善代谢状态。
药物控制不佳或存在子宫内膜病变高危因素时,可选择子宫内膜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适用于无生育需求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可用于急性出血的止血干预,均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经期注意保暖。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深色蔬菜摄入,限制生冷辛辣食物。建议每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及激素水平,绝经过渡期患者需加强子宫内膜监测。出现突破性出血或周期紊乱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
白带轻微发黄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由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疾病引起。
1、生理因素:排卵期或月经前后雌激素变化可能导致白带颜色加深,无须特殊处理,注意会阴清洁即可。
2、细菌感染:细菌性阴道病可能与频繁冲洗阴道或免疫力下降有关,表现为黄色分泌物伴鱼腥味,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软膏、替硝唑片。
3、滴虫感染:滴虫性阴道炎多通过性接触传播,典型症状为黄绿色泡沫状白带,需夫妻同治,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片、奥硝唑胶囊、替硝唑栓。
4、宫颈病变:慢性宫颈炎可能导致白带发黄粘稠,与多次分娩或机械损伤有关,需进行宫颈TCT检查,必要时采用保妇康栓、干扰素栓或物理治疗。
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若伴随瘙痒、异味或腹痛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