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习惯性崴脚可通过加强踝关节稳定性训练、穿戴护具、药物治疗及手术修复等方式改善,通常由韧带松弛、肌力不足、陈旧性损伤或先天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加强稳定性训练通过平衡垫训练、抗阻跖屈练习提升踝周肌肉力量,建议每日重复进行,持续6-8周可显著降低崴脚概率。
2、穿戴护具运动时使用踝关节支具或肌内效贴布,限制踝关节过度内翻,尤其适用于韧带松弛或运动强度较大时。
3、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或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肿胀症状。
4、手术修复反复崴脚伴韧带断裂者需行Broström韧带修复术或肌腱转位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
日常避免穿高跟鞋或鞋底过软的运动鞋,运动前充分热身,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以减轻踝关节负荷。
拔牙后残留骨刺可通过局部冲洗、消炎镇痛、手术修整、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骨刺残留通常由牙槽骨碎片遗留、创口愈合异常、拔牙操作不当、个体骨质差异等原因引起。
1、局部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漱口水清洁创面,减少食物残渣刺激。生理性骨刺可能随愈合逐渐吸收,无须特殊处理。
2、消炎镇痛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药物控制感染。骨刺引发牙龈红肿可能与局部炎症有关,常伴咬合不适。
3、手术修整对于突出明显的骨刺需口腔外科手术去除。病理性骨刺常与拔牙时骨壁碎裂有关,可能伴随持续性刺痛或溃疡。
4、定期复查术后1周拍摄牙片确认骨创情况,避免过早用患侧咀嚼。愈合期骨质改建异常可能导致二次骨刺形成。
恢复期间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保持口腔卫生,若出现剧烈疼痛或化脓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