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积水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泌尿系统感染、生长发育迟缓、高血压及肾结石等危害。肾积水通常由先天性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长期肾积水会导致肾盂压力增高,压迫肾实质造成肾单位萎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引发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时需透析治疗。早期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超声检查可见肾皮质变薄。治疗需解除梗阻原因,如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或肾盂成形术。
尿液滞留易滋生细菌,引发肾盂肾炎或脓肾。患儿可能出现发热、排尿哭闹、尿液浑浊等症状。需进行尿培养检查,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反复感染可能加重肾瘢痕形成,建议家长定期复查尿常规。
肾功能受损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可能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慢性代谢性酸中毒会抑制骨骼生长,表现为身高体重低于同龄儿童。需监测生长曲线,必要时补充碳酸氢钠片纠正酸中毒,同时保证每日足够热量摄入。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可引起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负担。表现为头痛、视物模糊,严重时出现抽搐。需定期测量血压,常用降压药包括氨氯地平片、卡托普利片。建议家长限制患儿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
尿液滞留导致晶体沉积,易形成磷酸钙或草酸钙结石。可能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超声检查可见强回声伴声影。治疗需增加饮水量,必要时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建议每日饮水量达到1000-1500毫升,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
家长应定期带患儿进行泌尿系统超声和肾功能检查,监测尿量变化。保证每日饮水量,避免憋尿行为。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出现发热、排尿异常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术后患儿需遵医嘱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促进排尿反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