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乳腺癌化疗方案主要有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含铂类方案、单药序贯方案及靶向联合化疗方案。具体选择需结合分子分型、分期及患者耐受性综合评估。
1、蒽环类联合紫杉类AC-T方案是常用组合,多用于HER2阴性患者,蒽环类药物如多柔比星可破坏DNA结构,紫杉醇类如多西他赛能抑制微管解聚,联合使用可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
2、含铂类方案TP方案适用于三阴性乳腺癌,顺铂通过交联DNA链发挥作用,与紫杉醇联用可增强对BRCA突变患者的疗效,但需密切监测骨髓抑制和肾毒性。
3、单药序贯治疗卡培他滨等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常用于老年或体能状态较差患者,通过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发挥作用,治疗期间需关注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4、靶向联合化疗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适用于HER2阳性患者,靶向药物可特异性阻断HER2受体信号通路,与化疗协同增效,但需定期监测心脏功能。
所有方案均需在肿瘤科医师指导下制定,治疗期间应加强营养支持并定期评估疗效,出现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时需及时调整剂量。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治疗有效,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分期并提高手术成功率,主要适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等特定类型患者。
1、缩小肿瘤通过化疗药物使原发肿瘤体积缩小,为后续手术创造更有利条件,尤其对肿瘤较大或侵犯周围组织的患者效果显著。
2、降低分期可使部分局部晚期乳腺癌降期为可手术状态,同时帮助评估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术后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3、保留乳房提高保乳手术成功率,使原本需全乳切除的患者有机会保留乳房外观,需结合肿瘤分子分型综合评估适用性。
4、延长生存对三阴性乳腺癌等特定亚型可改善远期生存率,病理完全缓解率与预后呈正相关,但需警惕化疗耐药风险。
新辅助化疗需由肿瘤科医生根据病理类型、分子分型等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术后仍需规范完成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