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的典型症状包括腰部绞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疼痛部位多位于肋脊角、下腹部或会阴区,按症状发展可分为早期钝痛、急性发作期剧痛及慢性梗阻期隐痛。
1、早期钝痛:结石较小未造成梗阻时,可能仅表现为患侧腰部酸胀感或间歇性钝痛,活动后加重,此时可通过增加饮水量促进结石排出。
2、急性绞痛:结石移动引发肾盂痉挛时,会出现突发性肋脊角刀割样疼痛,常放射至下腹及腹股沟,伴随恶心呕吐,需使用解痉药如山莨菪碱、镇痛药如布洛芬或双氯芬酸钠缓解。
3、排尿异常:结石划伤尿路黏膜会导致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合并感染时出现尿频尿急,可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磷霉素氨丁三醇。
4、慢性隐痛:长期梗阻可导致肾积水,表现为持续性腰部隐痛伴肾功能损伤,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解除梗阻。
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突发剧烈腰痛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
输尿管结石多数可以自行排出,具体与结石大小、位置、输尿管条件等因素有关,通常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排出概率较高。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自然排出率可达80%以上,超过8毫米的结石通常需要医疗干预。
2、结石位置:位于输尿管上段的结石排出难度较大,中下段结石因输尿管逐渐增宽更易排出。
3、输尿管条件:输尿管存在狭窄或畸形时会影响结石排出,正常解剖结构的输尿管更有利于结石移动。
4、辅助治疗:药物排石治疗可帮助输尿管扩张,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特定大小的结石。
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结石排出,出现剧烈腰痛、血尿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