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肾结石的药物主要有枸橼酸钾、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氢氯噻嗪等,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结石成分及病情选择使用。
1、枸橼酸钾适用于尿酸结石和低枸橼酸尿症,通过碱化尿液抑制结石形成。常见剂型为颗粒剂、口服溶液剂、片剂。
2、坦索罗辛α受体阻滞剂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进小于10毫米的输尿管结石排出。常用剂型为缓释胶囊、片剂。
3、双氯芬酸钠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缓解结石引发的肾绞痛,剂型包括栓剂、肠溶片、注射液。
4、氢氯噻嗪噻嗪类利尿剂可减少尿钙排泄,预防含钙结石复发,剂型有普通片剂、缓释片。
肾结石患者需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情况。
输尿管结石多数可以自行排出,具体与结石大小、位置、输尿管条件等因素有关,通常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排出概率较高。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自然排出率可达80%以上,超过8毫米的结石通常需要医疗干预。
2、结石位置:位于输尿管上段的结石排出难度较大,中下段结石因输尿管逐渐增宽更易排出。
3、输尿管条件:输尿管存在狭窄或畸形时会影响结石排出,正常解剖结构的输尿管更有利于结石移动。
4、辅助治疗:药物排石治疗可帮助输尿管扩张,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特定大小的结石。
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结石排出,出现剧烈腰痛、血尿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