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34毫米属于较大结石,通常需要医疗干预。肾结石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
1、药物排石:适用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34毫米结石无法通过药物自行排出,但辅助药物可缓解疼痛或预防感染。
2、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10-20毫米的结石,34毫米结石体积过大,单次碎石成功率低,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3、输尿管镜碎石: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34毫米结石需结合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设备进行腔内碎石。
4、经皮肾镜取石:针对超过20毫米的肾盂结石,34毫米结石首选该术式,通过背部小切口建立通道直接粉碎并取出结石。
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术后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
膀胱结石直径通常小于5毫米时可自行排出,超过10毫米可能需医疗干预。结石排出能力主要与结石大小、尿道直径、膀胱收缩力、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有关。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约80%可自然排出,超过10毫米的结石自行排出概率极低,需体外碎石或手术取石。
2、尿道直径:男性尿道直径约6-7毫米,女性约8-10毫米。结石超过尿道直径时易发生嵌顿,导致排尿困难或血尿。
3、膀胱收缩力: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减弱者(如前列腺增生患者)排石能力下降,可能需药物增强膀胱收缩或解除梗阻。
4、合并感染:合并尿路感染时黏膜水肿会加重排尿阻力,需先控制感染。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日常建议多饮水保持尿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高草酸饮食。出现持续排尿困难、肉眼血尿或发热时应及时泌尿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