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盏内结石多数情况下可以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具体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肾功能等因素综合评估。主要影响因素有结石直径、肾盏解剖结构、是否存在尿路梗阻、患者基础疾病。
1、结石直径:直径小于2厘米的结石适合体外碎石,过大结石需分次治疗或改用其他方式。
2、肾盏结构:肾下盏结石因重力因素排石困难,需结合倒立体位辅助排石。
3、尿路梗阻:合并肾积水时需先解除梗阻,否则碎石后可能引发感染或石街形成。
4、基础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肥胖、妊娠等禁忌证患者不宜采用该治疗方式。
治疗前需完善泌尿系CT三维重建评估,术后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配合适度跳跃运动促进排石。
输尿管结石多数可以自行排出,具体与结石大小、位置、输尿管条件等因素有关,通常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排出概率较高。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自然排出率可达80%以上,超过8毫米的结石通常需要医疗干预。
2、结石位置:位于输尿管上段的结石排出难度较大,中下段结石因输尿管逐渐增宽更易排出。
3、输尿管条件:输尿管存在狭窄或畸形时会影响结石排出,正常解剖结构的输尿管更有利于结石移动。
4、辅助治疗:药物排石治疗可帮助输尿管扩张,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特定大小的结石。
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结石排出,出现剧烈腰痛、血尿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