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多数情况下可安全进行全麻胃肠镜检查,实际安全性需评估心脏功能稳定程度、麻醉方式选择、术前用药调整、术中监测强度等因素。
1、心脏功能评估患者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认近期无急性心肌缺血发作,左心室射血分数建议超过40%,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风险较低。
2、麻醉方案优化采用短效静脉麻醉药物如丙泊酚,避免使用抑制心肌的吸入麻醉剂,麻醉深度维持在BIS值40-60之间,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
3、术前用药管理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通常无需停用,但需与心血管医生协商调整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剂量,维持晨起服药时间不变。
4、术中监测强化除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外,需增加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和ST段趋势分析,备好硝酸甘油、艾司洛尔等急救药物应对可能的心肌缺血。
建议检查前完成运动负荷试验评估心脏储备功能,检查后持续心电监护6小时,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并密切观察胸痛症状。
治疗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主要有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等。
1、硝酸酯类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单硝酸异山梨酯用于长期预防心绞痛发作。
2、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适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比索洛尔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
3、ACEI类依那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轻心脏负荷,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雷米普利可延缓冠心病进展。
4、利尿剂呋塞米通过促进钠水排泄减轻心脏前负荷,适用于心力衰竭伴水肿患者。氢氯噻嗪可用于轻度心衰患者。
冠心病和心力衰竭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同时注意低盐饮食、适度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复查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