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时按摩中脘穴、足三里穴、内关穴、合谷穴等穴位有助于缓解疼痛,但需排除急腹症等严重情况。
1、中脘穴位于肚脐上四横指处,用指腹顺时针轻柔按压可缓解胃痉挛,适合饮食不当引起的胀痛。
2、足三里穴膝盖外侧凹陷下三寸,持续点按能调节胃肠功能,对慢性胃炎伴随的隐痛效果较好。
3、内关穴手腕横纹上两寸,两筋之间,按压可止呕镇痛,适用于情绪紧张诱发的神经性胃痛。
4、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强刺激此穴能通过经络传导缓解急性胃痛,但孕妇禁用。
按摩时保持体位舒适,力度以轻微酸胀为宜。若疼痛持续超过2小时或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须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
胃旁边的骨头疼痛可能由肋软骨炎、胃食管反流、肋间神经痛、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病因。
1、肋软骨炎胸肋关节无菌性炎症可导致局部骨痛,常因搬重物或剧烈咳嗽诱发,热敷和休息可缓解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药物。
2、胃食管反流胃酸刺激食管引发牵涉痛,可能被误认为肋骨疼痛,多伴反酸烧心,需调整饮食并服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莫沙必利等抑酸促动力药物。
3、肋间神经痛病毒感染或脊柱病变压迫神经引发刺痛,咳嗽时加重,营养神经治疗可选用甲钴胺、维生素B1、加巴喷丁等药物,配合局部理疗。
4、骨质疏松肋骨骨量减少可能导致隐痛,尤其绝经后女性多见,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严重时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抗骨松药物。
避免弯腰提重物,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呕血、呼吸困难需立即就诊,日常注意补充牛奶、豆制品等富钙食物。